泉州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泉州大学

[切换城市]
泉州站> 泉州教育> 泉州大学> 华侨大学信息

华侨大学

英文名:Huaqiao University 简称:“华大”,“HQU” 所在地:泉州 院校代码:10385 类型:综合类

中央部直属高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省重点建设大学省高水平大学
  • 华侨大学师资怎么样, 华侨大学师资好不好

据2015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共有教职工2537名,其中专任教师 1434名,高级职称人员681名,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7.49%;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62名,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3.14%。专任教师队伍中,有双聘院士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千人计划“外专千人计划” 项目入选者1名、“青年千人计划”项目入选者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9人,国家高端外国专家(文教类)项目入选者2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福建省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百人计划)创新团队1个,福建省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百人计划)入选者3人,福建省“外专百人计划”入选者1人,福建省海西产业人才高地创新团队领军人才1人,福建省杰出科技人才1人,福建省优秀专家2人,福建省高等学校百名领军人才2人,福建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福建省“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6人,福建省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3人,福建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7人,福建省“闽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1人,福建省“闽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14人,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53人,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入选者34人 。学校聘请了麦克·法登(Daniel L.Mc Fadden)、戴维·格罗斯(David J.Gross)、罗宾·沃伦(J.Robin Warren)、厄温·内尔(Erwin Neher)、杨振宁等诺贝尔奖得主以及饶宗颐、卢秉恒、金庸、李君如、李景源、蔡昉、李培林、席酉民、龙永图等大批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名誉教授、客座教授、讲座教授或兼职教授。

  • 纪秀生
  • 姓名:纪秀生  性别:男  职称:教授  学院:文学院  研究方向:理论语言学的教学与研究  :  纪秀生 男,教授,文学硕士,硕士生导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主要从事理论语言学的教学与研究,主讲《语言学概论》《普通语言学》《语言学方法论》《传播语言学》等课程。代表作有《汉语人名学论纲》《语言理论的现代阐释》《语言学引论》。其中学术著作《汉语人名学论纲》一书荣获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 王建设
  • 姓名:王建设  性别:男  职称:教授  学院:文学院  研究方向:现代汉语与闽南方言的研究  王建设 男,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语言学方向,主要从事现代汉语与闽南方言的研究,主讲《现代汉语》《修辞学》《汉语方言学》《近代汉语研究》等课程。代表作有《〈世说新语〉选译新注》《明弦锦曲觅知音》《闽南方言大词典》《泉州谚语》,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十六世纪以来泉州方言的历史演变研究》。
  • 陈慰星
  • 姓名:陈慰星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学院:法学院  :  陈慰星,华侨大学副教授,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华侨大学法学评论》编辑。先后在海内外各级刊物发表法学论文50余篇,著有《民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副主编合著其他法学著作10余部。  先后主持参与国家、省部级课题5项。曾参与中国欧盟人权论坛等国际研讨会多次。著作及论文曾获福建省优秀法学成果一等奖,全国法院系统论文研讨二等奖等荣誉。 福建刺桐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曾荣获第二届福建律师辩论赛最佳辩手,华东律师论坛论文一等奖,福建律师论坛论文一等奖。  主要研究与论文指导方向:  1、中国司法改革与民事诉讼法修改专题  2、证据规则研究  3、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4、海峡两岸投资法律问题及其纠纷解决  5、劳动合同法专题  6、金融衍生工具的创设及其风险防范  7、中国司法体系的监督机制研究  8、法律诊所教育(实验类)  9、澳门与内地比较诉讼法研究  10、合作的生理学基础与违法抑制关系研究  联系方式:cwxing@sina.com
  • 吴情树
  • 姓名:吴情树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学院:法学院  :  吴情树,男,1976年12月19日出生于福建省安溪县,199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3年7月在华侨大学法学院参加工作,《华侨大学法学论丛》编辑。  学历和工作经历:1995年9月考入西北政法学院法律系学习,1999年7月获法学学士学位;2000年9月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刑法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先后师从著名的刑法学者冯军教授和黄京平教授,2003年7月获法学硕士学位。2000年通过国家律师资格考试,获得从事律师资格,并于2004年10月到福建天衡律师事务所泉州分所做兼职律师,主要从事刑事辩护工作。 共济网  教学和科研经历:2003年7月加入华侨大学法学院以来,主要从事刑事法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曾经给华侨大学法学院的本科生、专生本以及成人教育学院的函授学生、浙江工商大学泉州函授部的学生开设过《中国刑法》(总论、分论)、《刑法案例分析》、《外国刑法学》、《西方近现代刑法学说史》等课程,曾参与赵秉志教授主编:《刑事法治发展报告》(2003年上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黄京平教授主编:《刑法案例教程》(总论、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刑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等著作的编写和修订工作。  1998年至2005年的科研成果:  (1)《新刑法还有必要规定胁从犯吗?》,《广西法学》1998年第1期。  (2)《罪刑法定的价值蕴涵》,《中国法治探索》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对教唆犯的反思与定位》,《政法论丛》1999年第6期。  (4)《见死不救该不该定罪》,《南方周末》1999年6月11日第11版。  (5)《论我国刑法中的一般缓刑制度》,《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6)《论一般缓刑制度的立法缺陷》,《福建法学》2002年第2期。  (7)《中国古代德治传统及其借鉴》,《唐都学刊》2002年第2期。 33623 037  (8)《六合彩活动的犯罪学分析》,《犯罪与改造研究》(中文核心期刊)2003年第1期。  (9)《赌博犯罪的另一种形式――六合彩活动的犯罪学分析》,《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  (10)《论共同过失与竞合过失》《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3年第2期。  (11)《简论非法经营罪中的数额问题》,《福建法学》2003年第4期。  (12)《选择犯的司法认定与刑罚适用》,《刑事法治发展报告》(上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刑法案例教学新模式》,《华侨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第1期,《政法教育研究》2004年第1期。  (14)《论选择犯处罚中的若干问题》,《福建审判》2004年第3期。  (15)《因果关系学说――基于客观归责理论的研究》,《中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4期。  (16)《竞合过失概念之提倡》,《刑法问题与争鸣》2004年第二辑,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  (17)《中美体育法国际研讨会研究综述》,载《法学》2004年第9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04年第11期全文转载。  (18)《再论婚内强奸的定性》,赵秉志主编:《刑法评论》(第6卷),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9)《如何讲授外国刑法学》,《华侨大学报》2005年3月22日第394期,《政法教育研究》2005年第4期。  (20)《论体育正当行为》,载《华侨大学法学论丛》(第1卷),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1)《如何给澳门学生讲授大陆刑法》,载《华侨大学报》2005年6月14日第405期。  1998年至2005年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  (1)《对教唆犯的反思与定位》《政法论丛》1999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2000年第2期全文转载。  (2)《中国古代德治传统及其借鉴》《唐都学刊》2002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伦理学》2002年第8期全文转载。  (3)《中美体育法国际研讨会研究综述》,载《法学》2004年第9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04年第11期全文转载。  地址:福建·泉州华侨大学法学院(362021)  QQ:65379883  E-mail:qingshu@hqu.edu.cnwww.kaoyantj.com
  • 陈斌彬
  • 姓名:陈斌彬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学院:法学院  :  陈斌彬,男,祖籍广东汕头,1977年2月生于福建漳浦,法律经济学博士后,法学博士,研究旨趣为国际经济法(国际金融法、国际贸易法)、金融法(证券法、银行法、投资基金法)与法律经济学  人生信念:往者可谏,来者可追  处事原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美人其美,美美与共  发表论文:(以下从近5年列举起)  1、 《从国际法的视角看我国当前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合法性》,《法律科学》2005年第5期。CSSCI刊物,独撰  2、 《美国谨慎投资者规则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注意义务的法律完善》,《现代财经》,2006年第2期。CSSCI刊物,独撰 。此文被人大复印资料《投资与证券》2006年第3期转载。  3、《美国基金法上的民事诉讼机制研究及启示》,《证券市场导报》,2006年第12期。CSSCI刊物,独撰  4、《论我国刑事悬赏制度的完善——以法律经济学为视角》,《安徽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CSSCI刊物,独撰  5、《票据背书伪造法律规制的比较及借鉴》,《上海金融》,2007年第9期。CSSCI刊物,第一作者  6、《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法经济学思想探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CSSCI刊物,独撰  7、《台湾地区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及其对我国大陆的启示》,《国际经贸探索》,2007年第10期。CSSCI刊物,独撰  8、《美国基金持有人民事诉讼研究》,《国际经济法学刊》,第14卷第1期,,2007年第1期。CSSCI刊物,独撰  9、 《建立我国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初探》,《厦门特区论坛》,2004年第1期。独撰  10、《论对外资银行参股进入的法律监管—由入世后外资银行参股进入想到》,《南方金融》,2004年第2期。独撰  11、《美国对证券投资基金关联交易的法律监管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独撰。此文被人大复印资料《投资与证券》2006年第5期转载。  12、《票据背书伪造法律规制》,《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第一作者  13、《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坚持国家经济主权》,《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独撰  14、《试论国际贸易中融资租赁的功能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策略》,《广东商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第一作者。此文被人大复印资料《金融与保险》2006年第4期转载。  15、《论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与我国银行法律监管的完善》,《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独撰  16、《诚信是金—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信用经济的法律思考》,《厦门日报》,2003年10月12日,(理论前言版)。独撰  17、《银行服务外包风险监管:国际规则的比较及中国的法律选择》,《南方金融》,2007年第12期。独撰  18、《“生态化”金融法构建的法学思考》,载于《海峡西岸金融创新与发展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主持课题:  主持中国博士后第42批科学基金经济法学项目《中国证券法律监管的经济分析》,项目编号:20070420744。  个人专著:  21万字博士论文《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不当行为的法律规制——以美国法为中心》,(已遴选进入厦门大学法学院国际法文库系列),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  参编论著:  1、厦门大学法学院李国安教授主编的《联合国国际应收款转让公约评注》,对外贸易经济大学出版社2009年(待版),负责前沿和第三部分撰写,完成3万多字。  2、厦门大学法学院肖伟教授主编的《最新美国反倾销法理论与实务》(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2005年8月版)一书第四、五章的撰写,计7万多字。  3、西南政法大学经济贸易法学院岳彩申教授主编《金融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一书第四编第十四章撰写。  参与的科研项目:  1、参与厦门大学国际经济法研究所李国安教授主持的“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第二期)项目:金融服务自由化与金融监管法律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2003B038)。  2、参与厦门大学法学院李国安教授主持的2004年厦门大学校级课题“银行服务贸易法律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3、参与厦门大学李国安教授主持的司法部2006年重点课题“金融服务贸易国际化法律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06SFB/016)。  4、参与西南政法大学经济贸易法学院缪心毫博士主持的2008年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跨国金融监管的行政法规制”。  司法与授课经历:  曾在北京东元律师事务所厦门分所提供法律咨询业务,并在厦门大学博士后工作期间为本科生讲授金融法、国际经济法与民商法课程,为研究生开设《金融法专题研究》与《法律经济学》两门课程。  邮箱:hqucbb@hqu.edu.cn; xmucbb@sina.com;
  • 彭春莲
  • 姓名:彭春莲  性别:女  职称:副教授  学院:法学院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博士,华侨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职律师,中国民主同盟盟员。  任教课程:主要讲授民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合同法等课程。曾受聘为十余家企业管理人员讲授合同法、物权法等讲座。在理论研究方面,近年来参与国家级课题一项,省部级课题二项,专著一部,发表论文十余篇。曾在挪威卑尔根大学法学院做过为期一年的访问学者。  社会兼职:从事律师业务,执业十余年,先后在十余家企事业单位担任常年法律顾问,办理诉讼和仲裁案件数百件,刑事案件辩护几余件。现为福建天衡联合(泉州)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  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曾为中国民主同盟新疆区委会第六届委员会常委,金融法律委员会副主任。现为民盟省委会泉州华侨大学支部盟员。  联系方式:15905996131  邮 箱:pengchunlian666@126.com  QQ: 1340600503
  • 戴仲川
  • 姓名:戴仲川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学院:法学院  :  戴仲川,全国人大代表,华侨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法学副教授、经济法硕士研究生导师。1981年至1988年在厦门大学学习,先后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03年考入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1991年至1992年曾公派赴香港大学法律学院访问研修国际经济法。1988年7月至今在华侨大学任教。2003年1月在福建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兼任中国民主建国会泉州市委会副主委、泉州市政协常委、泉州市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法学会理事、亚洲(澳门)国际公开大学客座教授、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泉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泉州市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员等。  科研情况  戴仲川为华侨大学各类学生开设的课程主要有:《国际贸易法》、《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经济法》、《法学英语》、《经济法》、《国际贸易法研究》、《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宪法》等。1998年获华侨大学教学优秀奖,主讲的《国际贸易法》1999年被评为华侨大学优秀课程,1997-1999年被评为华侨大学优秀教师,2000年获华侨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2001年获得华侨大学首届教学优秀特别奖。2004年获得华侨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2005年获得福建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并被推荐参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在《中国法学》、《东南学术》、《华侨大学学报》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撰写、主编或参编《国际金融理论和实务》《中国经济法通论》、《比较经济法简论》、《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专著或教材8部,主持或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9项。
  • 张照东
  • 姓名:张照东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学院:法学院  :  张照东,男,福建南安人。厦门大学民商法学学士,华侨大学比较经济法学硕士,厦门大学法学院国际法学博士。现为福建师范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华侨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和硕士研究生导师、亚洲(澳门)国际公开大学研究院副教授和硕导、厦门市委党校兼职教师、福建厦门大道之行律师事务所高级律师、福建省国际法学会理事、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律师协会经济法律业务委员会副主任、厦门市律师协会民商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厦门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泉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泉州市总工会职工维权法律顾问团副团长兼劳动法律法规专家组组长、厦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特约监督员、厦门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兼职仲裁员、厦门贸易救济法律事务中心特聘专家、厦门市整顿建筑市场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  2004年7月被“当代中国法学名家编委会”聘为法学名家律师团成员。2008年2月被福建团省委授予优秀律师称号。  任教课程:先后担任《国际私法》、《世界贸易组织法》、《国际投资法》、《国际贸易法》、《房地产法》、《经济法》、《合同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法律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WTO规则研究》等课程教学任务。  科研成果主要有:  1、著述类:  (1)专著:《情事变更制度比较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2001年2月版;  (2)专著:《政府采购制度比较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3月版;  (3)翻译:《欧共体公共采购法》,中国书籍出版社2001年2月版;  (4)主编:《房地产法律服务规程》,中国书籍出版社2001年2月版;  (5)合著(第二作者):《金融法热点问题专题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2001年2月版;  (6)参编:《比较经济法简论》(庄善裕主编)(撰写《比较产品责任法》一章),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版;  (7)主编:《房地产法律服务指南》,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年9月版;  (8)主编:《华园法学文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9)主编(第二主编):《国际法》,兰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版。  2、论文类:自1995年起,先后在《法制日报》、《厦门日报》、《海峡导报》、《福建审判》、《厦门科技》、《厦门特区党校学报》、《厦门司法行政》、《厦门律师》、《港澳价格信息》、《亚洲(澳门)国际公开大学学报》、《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甘肃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中国监察》、《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厦门大学法律评论》、《华侨大学法学论丛》、《中国律师》、《律师世界》、《福建律师》、《法商研究》、《现代法学》、《中国政府采购》、《河北法学》、《中国法学》、《民商法论丛》等报刊杂志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其中多篇论文分别获取不同奖项,包括香港《大公报》“我说基本法”征文奖、全国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中国加入WTO后的形势与对策专家论坛二等奖、湖北省首届政府采购理论研讨会二等奖、泉州市社科成果二等奖、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奖、华东六省一市律师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福建律师论坛优秀论文奖、厦门市律协律师理论与实务研讨会一等奖、“走向21世纪的中国法治之路”优秀论文奖、厦门市人大与中级人民法院及仲裁委联合举办的房地产理论与实务研讨会优秀论文奖等二十余项。  联系电话:厦门13600946828;泉州15059595005  电子邮箱:law@hqu.edu.cn amoy@sina.com
  • 钟付和
  • 姓名:钟付和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学院:法学院  研究方向:经济法与国际经济法,兼及国际商法与比较商法,对WTO体制、外商投资企业法、公司金融与证券法  :  钟付和,华侨大学法学院教师。复旦大学法学院法学学士(1992)、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学士(1990),厦门大学法学院国际经济法研究所博士生,华侨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国际经济法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福建省国际法学会理事、厦门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泉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福建义全律师事务所律师。  学术经历  经济法与国际经济法,兼及国际商法与比较商法,对WTO体制、外商投资企业法、公司金融与证券法有较深入的研究。自1992年任教华大法学院起,先后给本科生开设国际经济法概论、国际金融法、法理学等课程,为研究生开设涉外经济法、比较金融法、宏观调控法等课程。主持或参与完成省级社科规划课题3项。在《法律科学》、《比较法研究》、《北京社会科学》、《中国法学》、《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财经法律评论》等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编写教材6种。多篇论文被国内权威刊物转载或收录。获得福建省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福建省法学会1999—2000年度优秀论文三等奖、泉州市律师协会2001年、2002年、2003年优秀论文奖等奖项5项。  科研著作  科研代表作:“证券法的公平与效率及其均衡与整合”,载《法律科学》2000年第6期,该文转载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1年第3期,收录于张文显教授主编:《中国商法学精萃》2001年卷;“自由与公平的历史纠葛——世界贸易组织主流价值源流论”,载《比较法研究》2002年第2期;“刍议金融业混业经营的经济法律条件”,载《北京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法律实践  教学科研之余,以仲裁员、兼职律师等身份参加法律服务实践,曾为泉州市建设银行、泉州市中级法院等单位作法律讲座和法律学习辅导等活动。1995至1998年间参与外商投资企业豪盛(福建)股份有限公司筹建其投资子公司——豪盛卫浴有限公司(该公司后经资本运作独立于前者)的法律工作,并负责其标的额为900万美元的设备引进与采购合同的谈判工作,是该公司与德国、意大利供货商合同谈判的主要律师兼翻译者。
  • 江眺
  • 姓名:江眺  性别:女  职称:副教授  学院:法学院  研究方向:公司法、互益性组织法  一、 个人简历  江眺,女,1977年11月生。2002年毕业于华侨大学法律系经济法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同年考入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专业,师从法学家朱勇教授。2005年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2007年至今,在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民商法专业进行博士后研究,师从法学家陈甦教授。研究方向为公司法、互益性组织法,参与多个国家课题、教育部重大课题、司法部课题研究,出版有专著一部,在海外高级别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两篇等。
  • 翁文旋
  • 姓名:翁文旋  性别:女  职称:副教授  学院:法学院  研究方向:民法学、婚姻家庭继承法  一、 个人简历  翁文旋,出生年月:1967年10月31 籍贯:福建厦门  职称:华侨大学法学院法学副教授(2005年5月)  学历、学位:华东政法学院法学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 2004年华侨大学经济法硕士研究生结业 336260 37  学术研究方向:民法学、婚姻家庭继承法  二、 主要学术、司法经历  1、1985年9月——1989年7月,华东政法学院法律系学习  2、1989年8月——至今,华侨大学法学院任教,担任民法总论、民法分论、婚姻家庭继承法三门课的教学。  3、1990年——至今,在泉州协力人律师所担任兼职律师 课  4、2002年11月参加由教育部和科技司联和举办的《民法》课程骨干教师培训班  三、 本人近年主要科研成果  1、《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法律思考》华侨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2、《离婚后夫妻财产的分割问题》佳木斯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3、《第三者插足侵害配偶权的法律问题》邵阳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4、《论我国现行夫妻财产制度之完善》零陵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5、《建立我国律师执业赔偿责任制度的法律思考》零陵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  6、《中国大陆与澳门婚姻区际法律冲突及解决途径》》中国法学增刊1999年  7、参加《华侨房地产权益的法律保护》专著的编写工作  8、2001年—2003年参与《民法》优秀课程建设课题
  • 黄奇中
  • 姓名:黄奇中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学院:法学院学院  研究方向:刑法学  黄奇中,男,现为华侨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刑法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法学博士。 福建协力人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  (一)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刑法学研究,研究兴趣为刑法解释学以及刑事一体化方向。  (二)学历、学位:  1988-1992年,就读于华东政法学院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在检察机关的反贪、公诉部门工作六年,1998年10月至今在华侨大学法学院任教);  1999-2002年,就读于国立华侨大学法学院,师从著名民商法学家庄善裕教授,获法学硕士学位;  2006-2009年,就读于武汉大学法学院,师从著名刑法学家马克昌教授,获刑法学博士学位。  (三)近年来主要科研成果与活动  1、论文类:  (1)“许霆案”的刑法解释学思考,载《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年第1期;  (2)刑法目的的合宪性解释,载《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4期;  (3)“妨害公务罪”若干问题研究,载《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2期;  (4)宪政视野中的中国刑法解释体制改革,载《中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3期;  (5)论宪政维度的刑法解释目标观,载《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6)论刑法解释的客观性,载《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11期;  (7)刑法第399条第4款的理解与适用——兼论法规竞合与想象竞合犯、牵连犯、吸收犯的界限》,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4年第4期;  (8)论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载《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3年第4期;  (9)建构我国证券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制度的思考,载《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10)论我国内幕交易归责理论之构建,载《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11)论内部人短线交易的民事责任,载《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8期。  2、著作、教材类:  (1)独著:《刑法解释的沟通之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独著:《刑法各论》(约44万字),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参编:《宪法学》概论(个人约11万字),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参编:《刑法各论》(个人约4万字),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主持、参与的课题  (1)主持国务院侨办课题一项(2005——2007);  (2)参与福建省省级青年课题一项(2001——2002)。
  • 白晓东
  • 姓名:白晓东  性别:男  职称:副研究员  学院:法学院  白晓东,男,华侨大学法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华侨大学法律硕士教育中心副主任。1984-1988年在厦门大学学习,1989年至1990年在华东师范大学苏联东欧研究所进修国际政治与经济研究生课程,2004年在厦门大学法学院攻读民商法,取得法学硕士学位。1995年取得律师资格,1996年加入九三学社。现兼职:福建泉州华达律师事务所律师,泉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泉州市审计局特约审计员,泉州电视台法治连线栏目特约点评嘉宾,福建省律师协会刑事辩护委员会委员,泉州市律师协会教育。  在华侨大学开设的课程主要有:《刑法(总论)》《刑法(分论)》《刑罚论》《经济法》《证据法》《中国法制史》《中国刑法史》《民商典型案例分析》《民刑关系专题》《经济犯罪专题》等。在泉州市人民检察院、泉州市国土局、惠安县人民检察院、泉州市丰泽区统战部、丰泽区妇联、德化县妇联等单位分别作《刑事证据》《物权法》《刑法总论专题》《台港澳法律实务》《妇女权益保障法专题》讲座。   在《华侨大学学报》《中南大学学报》《刑法问题与争鸣》《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八桂侨史》《南风窗》等发表论文《华侨华人问题法学角度研究》《论证据法上的诚信》《竞合过失之提倡》等论文译文20余篇。《论正当行为的法益衡平》获得2003年福建省律师研讨会优秀论文,参加华东律师论坛研讨。《跳脱宿命:中国律师的突围之路》,《论持久战:政府太累的再分析》等论文获得泉州市律师论坛优秀论文。   出版《从历史走向未来》(中国华侨出版社,独著),《闽南侨乡谱牒研究》(中国华侨出版社,合著),《中国法制史》(中国检察出版社,合著)等著作。  主持《发达国家移民法演变与策略》等省级课题、侨办课题两个,参加了国家级、省级和振兴中华的近十项课题的研究。  业余从事执业律师工作,至今已经代理了近600个各类案件,担任多家公司的法律顾问,在经济、房地产、金融、行政等方面有较独特新颖的见解。
  • 靳学仁
  • 姓名:靳学仁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学院:机电及自动化学院  :  靳学仁,华侨大学法学院刑法教研室主任,副教授。1982年至1986年在西北师范学院(现西北师范大学)学习,获得法学学士,1986年至1988在西南政法学院(现西南政法大学)学习,1991年获诉讼法硕士学位。1988年至1990年在兰州大学法律系任教,1990年至1994年在福建将乐外经贸委工作,1994年至今在华侨大学任教。现任华侨大学法学院刑法教研室主任、法学副教授、刑法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福建省法学会诉讼法专业委员会委员、厦门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泉州市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泉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等。为华侨大学各类学生开设的课程主要有:《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证据法》、《法律文书》、《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等。在《中国法学》(增刊)、《中国刑事法杂志》、《华侨大学学报》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独著、主编或参编《刑讯逼供研究》、《中国经济法通论》、《刑事诉讼法》、《合同法新论》等6部,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主持和参与其他课题若干项。
  • 张德瑞
  • 姓名:张德瑞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学院:法学院  研究方向:  张德瑞,男,华侨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理事,华侨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学术经历  个人主要学习经历  河南大学哲学学士(1989),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硕士(2002),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厦门大学法学博士后(2009)。  学术成果  发表主要学术论文  (1)《办事需要讲程序》,载《人民日报》(理论版),2003年12月22日。  (2)《依法行政要依据哪些“法”》,载《人民日报》(理论版),2006年10月16日。  (3)《新农村建设与建立农会组织》,载《人民日报》内参部主办《内部参阅》,2006年第20期,人大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07年第1期全文转载。  (4)《论社会转型时期的我国行政听证制度》,载《内蒙古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5)《我国行政公开制度的回顾与建构》,载《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6)《我国农民平等权利法律保障:回顾、反省与前瞻》,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06年第2期全文转载。  (7)《权力的行使与规制——以行业组织足协为研究个案》,载《河北法学》,2004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05年第2期全文转载。  (8)《我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之反思与改造》,载《经济经纬》,2005年第5期。  (9)《法国行政法院制度的启示与借鉴》,载《河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10)《毛泽东对我国宪政制度的影响与反思》,载《理论与改革》,2006年第4期。  (11)《违宪审查制度与人权的司法保障——以我国司法实践中的涉宪事件为中心》,载《理论学刊》,2006年第12期。  (12)《论我国宪法部门与国际法的冲突与协调》,载《郑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06年第1期全文转载。  (13)《论法院在民事诉讼中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载《华北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14)《论我国法院行使审判权的自律性——兼及审判权的界限问题》,载《法治论丛》(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15)《欧洲宪法法院给我国违宪审查制度建构的启示》,载《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16)《我国法院适用宪法规范的司法实践与理论探讨》,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17)《论我国农民自治组织建设的困境与出路》,载《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6期。  (18)《行政法的平等原则与行政机关的选择性执法》,载《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08年第3期全文转载。  (19)《回顾、反思与改造——中国法律硕士教育历程之检视》,载《郑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20)《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领导职务行为的法律规制》,载《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21)《论我国华侨在境内投资经商权利的法律保护》,载《今日中国论坛》,2008年第9期。  (22)《加强对领导干部职务行为的法律规制》,载《理论前沿》,2008年第5期。  (23)《论和谐社会构建中法院的角色》,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年第5期。  (24)《高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的性质、地位与立法完善》,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年第1期。  (25)《宪法的稳定性与稳定性的宪法——以中美宪法文本的比较为视角》,载《现代法学》,2009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09年第6期全文转载。  (26)《宪政视野下检察机关在人权保障上的义务》,载《今日中国论坛》,2009年第3期。  (27)《论我国行政职务纠纷的处理规则》,载《领导科学》,2009年第3期。  (28)《从最高苏维埃到宪法法院——俄罗斯违宪审查制度的嬗变与借鉴》,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年第4期。
  • 吕庆华
  • 姓名:吕庆华  性别:男  职称:教授  学院:法学院  研究方向:商学理论与营销管理、文化产业理论与营运  吕庆华,男,汉族,1960年9月生,福建寿宁人。经济学博士,华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侨大学闽商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全国高校商务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福建商业联合会副会长,福建省中青年经济发展研究会理事。福建闽东实业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管理顾问。泉州师范学院客座教授、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外聘教授、中国商业联合会经营师评审专家、《泉州学林》编委会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商学理论与营销管理、文化产业理论与营运。在《经济管理》、《光明日报》、《改革》、《经济地理》、《经济问题》等70多家学术报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中国零售业竞争战略模式探讨——<孙子兵法>竞争战略模式的启示》等8篇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多篇论文获学校和学会科研成果奖。主要论著有《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现代商学理论与营销管理》、《货殖思想论略》、《现代泉商产业发展研究》。  主持研究国家社科重大招标课题子课题、省部级课题6项、横向企业及地方政府课题10余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及省部级课题研究多项。  为博士生、研究生(含MBA)、本科生主讲《企业理论前沿专题》、《现代管理前沿专题》、《商学理论与实践》、《市场营销》等课程。培养博士生(含台港澳班)、研究生(含MBA、高师班、项目管理)70余人。为机关、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培训数百场。  通讯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城华北路269号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邮  编:362021  E-mail: lvqh99@126.com
  • 许培源
  • 姓名:许培源  性别:男  职称:教授  学院:法学院  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  许培源(1970~),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国际经济与数量经济的教学与研究。  主讲课程:国际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研究领域:国际贸易;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  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  科学研究:  近五年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人才项目、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国家级或省部级项目6项;出版专著1部;在CSSCI源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2010年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现为华侨大学应用经济学重点学科国际贸易学科方向带头人。科研项目具体如下: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对外开放与TFP增长的关系:经验研究(08CJY047)  [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我国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的推动因素、实现路径与政策选择(20110490851)  [3]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人才项目.开放经济中的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理论与政策(07176C04)  [4]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自主创新的推动因素与实现路径研究(2011R0070)  [5]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厦漳泉同城化的空间自组织与空间演化趋势研究(2011B160)  [6]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贸易结构,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基于福建省数据的经验研究(2007B007)  社会服务:  近五年主持泉州市“十二五”规划、泉州市鲤城区洛江区及莆田市仙游县的制造业服务业等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项目10多项;受邀担任宁波(镇海)国际物流枢纽港信息化平台项目评审组组长、担任泉州市“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专家组成员、担任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规划泉州市专家组成员。  联系方式:  电话:13959850702  邮箱:22690702@163.com
  • 衣长军
  • 姓名:衣长军  性别:男  职称:教授  学院:法学院  研究方向:民营经济、投融资与财务管理  实践工作经历  福建民营企业研究会副秘书长;  福建城市经济研究会副秘书长;  福建系统工程学会理事;  中国非执业注册会计师  国家创新基金财务评审专家组成员  特长与职业资格  1999年取得中国注册会计师资格  2004为非执业注册会计师。  2006.7评聘为华侨大学副教授  2007.9评聘为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  主要讲授课程  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税务会计(本科生)  管理会计,中级财务管理(本科生)  管理学、生产与运作管理 (本科生)  技术经济学(硕士生),  项目计划与控制(硕士生),  会计学(MBA硕士)  社会培训经历  泉州国税局、泉州地税局、惠安地税局、晋江地税局、泉州质量技术监督局恒安集团、SBS集团、新华都、中闽百汇、南安轴承厂、泉州第一医院、泉州电力公司、石狮工商银行、福建兴业银行、澳门会计师协会、德化陶瓷基地、泉州乡镇干部培训等。  主持科研课题  1、海峡西岸金融生态环境优化演进与民营科技企业融资机制创新研究  福建省科技厅  2008-2009  8万元  主持人  2、我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构建与合作方式创新研究  福建社会科学基  2008-2009  1.5万元  主持人  3、构建海峡西岸民营企业融资的金融生态环境研究  华侨大学高层次人才启动基金  2008-2010  2万元  主持人  4、福建企业海外投资的现实难点与对策研究  福建省委宣传部  2008-2009  0.8万元  主持人  5、福建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创新与海峡西岸经济和谐演化研究  福建社会科学基金  2007.6-2008.6  0.8万元  主持人  6、区域金融生态优化与海峡西岸民营经济和谐共生演化研究  福建社会科学基金  2006.6-2007.5  0.8万元  主持人  7、我省民营企业海外投资策略与海峡西岸经济和谐发展研究  福建省教育厅项目  2005.7-2007.5  0.3万元  主持人  8、我省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策略与风险防范研究  福建省委宣传部  2004.07—2005.06  0.3万元  主持人
  • 刘颖
  • 姓名:刘颖  性别:女  职称:教授  学院:法学院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和非公经济发展研究  刘颖,女,1965年11月,生于吉林省长春市。2004年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获法学博士学位。  【主要讲授的课程】  硕士生:  (1)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  (2)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思想史  (3)中国近现代政治史  本科生: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科研(2000年以来)】  一、承担的课题  主持:  1、《和谐福建与民营企业劳资矛盾研究》,2007年福建省社科规划办(编号:2007B2020)  2、《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民营企业劳资关系》,2007年福建省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基地(编号:2007B07)  3、《社会资本整合与晋江民营经济发展》,2007年福建省教育厅(编号:JA07008S)  4、《民营企业劳资关系协调机制研究》,2008年福建省社科规划办(编号:2008B010)  5、《民营企业劳资矛盾微观协调机制研究》2010年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编号:2101B023)  三、论著  1、《晋江私营经济发展轨迹》 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  2、《中国国家资本主义问题研究》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  四、主要论文(2006以来)  1、《政府与私营企业劳资关系调整》2006年12月《长春师范学院学学报》  2、《关于改进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的思考》2006年1月《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3、《构建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协调机制研究》2006年第6期《科学社会主义》  4、《新时期私营企业劳资矛盾探因》2008年第3期《科学社会主义》
  • 林俊国
  • 姓名:林俊国  性别:男  职称:教授  学院:法学院  林俊国,男,1962年11月出生,福建省莆田市人,经济学博士,教授,现任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  福建农林大学工学学士,浙江大学经济学硕士,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日本名古屋大学经济学部客座研究员。  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福建省社科基金课题2项,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多项,出版著作和教材6部,其中《证券投资学》已累计发行57000册,被上海交通大学、黑龙江大学、南京审计学院、北京化工大学、深圳大学、华侨大学等国内许多高校选为大学教材或教学参考书,还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指定为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生《金融与证券》课程的参考书。《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机制》为国内第一本研究金融监管国际合作机制问题的专著。主编的《股票投资一点通》(2008年2月版),已印刷4次,成为当当网的畅销书。  目前兼任泉州市企业管理专家顾问团顾问,泉州市丰泽区人民政府经济社会发展顾问,福建省亚太经济合作与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福建省民营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务。  拟指导学生的论文选题:  1.私募股权投资方面:私募股权投资项目的评价与选择、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方式与时机选择、私募股权投资的风险控制、阳光私募。  2.公司融资方面:公司融资方式的选择与案例分析、某一行业的融资问题研究、民营企业上市方式的选择、民营企业上市地点的选择、民营企业创业板上市问题研究。  3.公司收购与兼并方面:购并对象的选择、购并成本分析、公司反收购的策略分析。
详细地址
  • 详细地址:
    泉州市城华北路269号,厦门市集美区集美大道668号
  • 电话:
    %u0030%u0035%u0039%u0035-%u0032%u0032%u0036%u0039%u0032%u0035%u0034%u0030
相关推荐
重庆师范大学师资好不好,重庆师范大学师资怎么样 甘肃政法学院师资好不好,甘肃政法学院师资怎么样 四川大学师资好不好,四川大学师资怎么样 新疆医科大学师资好不好,新疆医科大学师资怎么样 西安科技大学师资好不好,西安科技大学师资怎么样 兰州理工大学师资好不好,兰州理工大学师资怎么样
相关专题
[查看更多]
其他地区 热门标签 常见问题

本文内容和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公开信息,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速与我们联系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给我们发邮件(1078189145@qq.com)), 我们承诺核实后工作时间1小时内删除;2、本文内容、观点以及数据是根据网站大数据算法得来,仅代表本站观点,我们不保证其绝对真实和数据可靠,仅做参考,勿引用做其他用途, 否则因此产生的一切损失和法律后果本站概不承担。3、本文排序、排版、内容组成、设计的知识产权(版权)为城帮网city12580.com所有;转载、引用本文数据内容、排序结果请注明来源“城帮网”, 且要有来源链接指向本文。全文转发或抓取、抄袭本文内容,我们将提起法律诉讼保障本网站权益。